【“能力作风建设年”系列活动】助力稳住地方经济大盘17条 哈农商推出十七条“硬核”举措
文章编辑:本站 发布时间:2024-05-15
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深入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严格对标省委省政府和监管机构关于稳增长的决策部署,结合省联社支持市场主体纾难解困的整体要求,哈尔滨农商银行推出了6个方面,17项具体金融服务举措,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精准高效的服务,加大市场主体纾困力度,倾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以金融力量彰显社会担当。
稳定市场存量,加快金融创新
全力稳定存量。对于生产经营出现暂时性困难的企业和客户,绝对不能盲目抽贷、断贷、压贷。要灵活运用各项政策措施,通过展期、续贷、重组等方式,延缓企业债务压力和付息成本。
全力营销存量。针对行业领域和客户特点与需求,加大创新产品研发和匹配力度。坚持围绕客户需求转,要深入落实尽职免责制度,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提高全行上下开展信贷业务的积极性。
加快金融创新。大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在减免服务收费、优化审贷机制、灵活设置融资条件、期限和利率等方面创新,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增规模,使其真正享受到金融政策措施红利。
主动对接需求,做好融资供给
支持全市重点领域。积极开展政府直通车包联企业,金融局、监管部门推介名单企业的深度对接和营销。加大对“专精特新”和行业领先者的贷款投放,重点要向政府支持和政策倾斜的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高端制造等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
明确重点帮扶对象。对住宿、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可开辟绿色通道,
在确保风险可控前提下,采取“容缺办理、事后补办”以及提高办贷各流程线上化水平等方式,实现快速审批、快速放款。
助力企业上市。聚焦我省企业上市“紫丁香计划”,助力推动企业上市,在授信审批、信贷规模、产品开发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对有发展前景的优质企业给予优惠利率,降低其上市融资成本。
深耕普惠金融,制定实施方案
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进一步加大对于辖内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稳企稳岗的支持力度,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创业担保业务覆盖面。
信贷投放靠前发力。通过采购贷、乡企易贷、税易贷、乡村振兴贷、党员先锋贷、大学生创业贷款等多个贷款品种,满足不同类型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需求。全力对接各类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加大“白领贷”、“尊师贷”、“爱医贷”等消费贷产品投放力度。
持续增加综合消费贷款投放。抢抓国家购置新车减税政策及全市购置汽车补贴的有利契机,大力发展汽车金融业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汽车分期业务投放。把“龙江人才振兴贷”推广好,在吃、穿、住、行等方面给予龙江人才最优惠的金融服务。
坚持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涉农信贷全面提质增效。继续推动“党建+金融助理进百村”活动,重点支持种植养殖、乡镇夫妻店、乡村致富带头人、农产品经销商及特殊农业经营主体,用好用足再贷款政策,确保支农、支小再贷款实现全覆盖。
关注新市民的金融需求。积极满足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金融需求,通过“公积金+按揭”组合贷、“覆盖式”驻点办公等多项措施,帮助新市民在我市落地生根。
坚持领导“走流程”。以能力作风建设为抓手,我行将一把手“走流程”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长效举措,着力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得痛点、堵点、难点等问题。
持续减费让利,简化业务流程
推动贷款利率下行。在原有减费让利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使用各项货币政策工具和地方纾困政策,及时获取低成本资金资源,加强负债成本的管理,优化信贷结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稳市场主体保就业。
适当减免服务费用。严格落实各项金融服务收费管理政策,阶段性实施更优惠的服务收费,特殊时期适当加大对受疫情影响暂遇困企业的金融服务收费的优惠减免力度。
简化企业开户手续。制定小微企业简易开户指引,简化辅助证明材料要求,整合各类业务凭证,减少填单、填表、签字时间和频次,完善服务流程。
加快数字建设,优化营商环境
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加大聚合支付、银企直联、信用卡等业务推广力度,加快互联网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分期业务开展,在数字化、电子化方面持续提供配套服务,深化惠民助企综合支持力度。
加强网点标准化建设。规范服务行为,优化厅堂环境,提高员工业务能力,提升专业素质,全条线开展培训考试和岗位练兵,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实体经济服务质效。